
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论文_基于门诊带教的中
文章目录
1 中医临床思维培养面临的困境
1.1 学生层面
1.2 带教层面
2 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必要性
3 临床心得体会
3.1 理论与临床相辅相成
3.2 病历书写规范是诊疗的前提
3.3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有机融合
3.4 识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
3.5 对方药的认知
3.6医疗安全与人文关怀缺一不可
3.7 批判性思维是进步的先声
4 展望
5 小结
文章摘要: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教育的关键,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核心。当今,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蓬勃发展,要进一步传承与创新中医,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,这是提升整个学习周期内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。作者有幸跟随李晶教授门诊学习,日益体会到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。中医临床思维贯穿于诊疗的全过程,落脚于规范的病历书写,体现于不断提高"识机"的过程中,体悟理法方药的内涵中,甄别和灵活运用方药的实践中,维护医疗安全及注重人文关怀的一言一行中,归根结底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,主要是在实践中建立的,只有通过早临床,多临床,借此逐步提高思、辨、感、悟能力,才能真正在理论与临床之间架起桥梁,形成理论与临床螺旋式上升的发展。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也非一日之功,需要树立"活到老学到老"的终身学习观,才能真正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,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不竭发展。
文章关键词:
